如何加强文旅商体展融合互促,让“流量”变“留量”?代表委员这样说
编辑:admin 日期:2025-01-09 12:43:41 / 人气:
“针对流量经济,要从‘流量’到‘留量’,要多部门协同配合,全方位营造良好消费氛围。”蒋艳代表认为,对于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要不断壮大赛娱秀展,带动消费。同时,通过AI、数字人等技术,科技赋能文旅新空间,提升消费体验。
“文旅商体展融合是一项经济工作,更是一项生态工程,其核心在于构建板块间相互赋能、反哺、协同发展的生态机制,需要打通的是链接各板块的经济链条和运转逻辑。”陈安达委员认为,虽然目前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做到了内容形态上的集聚,但这类项目大多涉及多主体合作,所有项目主体都希望自身收益最大化,会形成宏观融合、微观对立的竞争关系,基于此,如果能尝试建立文体旅项目与周边商业之间的增量收益分享机制,“比如提前统筹策划和引导各主体的内容设置和消费定位,将更有利于形成多主体真正共赢的合作局面,促进文旅商体展更好地融合发展。”
“上海南站高铁站一月份已开通,周边旅客到徐汇将变得非常便利,所以针对‘流量经济’,要做到从‘流量’到‘留量’。”李飒代表认为,政府需要持续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通过线上线下多维联动,不断将文旅目的地转换为消费目的地;其次,可以建立商业综合体和文化场馆的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发展规划、项目合作,进而开创出区域化协同发展、差异化经营互补的局面,“最终达到企业纵向发展,横向联通,交织成徐汇的特色商业画卷。”
传统与科技都不能少 以创意促消费“增量”
在徐汇,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汇聚,创意文化也在蓬勃兴起。数据显示,徐汇的文化创意产业在2020年就已达到千亿元级目标,文化及相关产业总营收连续五年领跑全市第一。这些都是促进徐汇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深入了解消费群体,让文旅商体展与科技、创意融合,吸引更多年轻人,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聚焦的着力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发展赛娱经济,打造全市首家赛娱联盟。在万小岚代表看来,对于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徐汇可以以 ‘AI+’、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演绎和对外推介区域文化,积极对接赛娱联盟,开发赛事Citywalk路线,推进文化资源串珠成链,带动文旅消费打卡。”
殷春波委员认为,目前徐汇区部分老牌商圈面临着对新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吸引力不足、消费疲软等问题。对此他建议,一方面,可通过打造主题商场,引入首发店和快闪店等特色门店,将数字文创IP的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留量”,实现商圈的“内核升级”;另一方面,建议应用AR/VR等数字文创技术,对传统商场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沉浸式消费新体验,构建集购物、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型消费场所,促进商圈的“形象升级”。“通过内核与形象的双重提升,塑造‘新业态’。”
“从我们的调研来看,国潮是当前一大热点,可以成为徐家汇商圈新一轮发展的主线。”受邀出席“以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助推国际文化大都市高地建设”专题协商会议的市政协委员黄罗维认为,可以结合海派文化资源,营造独特的国潮文化氛围,提高国潮带来的聚集效应。同时,通过搭建多元特色消费场景,形成徐家汇鲜明的消费特色,吸引海内外游客,推动徐家汇商业文化高地的建设。
上一篇:铁路客运“流量井喷”,奏响大国奋进强音下一篇: 返回列表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网络游戏总量调控 为预防近视公布3大措施8大责任09-02
- 部分网络平台成09-02
- 做清朗网络环境的“执剑人”08-30
- 网络直播平台高价挖人乱象调查:互挖墙脚成竞争常态08-29
- 朋友圈伪科普文章泛滥 专家:误导读者网络平台应担责08-25
- 网络卖快餐, 监管快跟上08-16